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工艺饰品 » 礼品 »

老报纸欣赏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产品/服务: 大公报 
品 牌: CGS 
型 号: DG 
单 价: 面议  询价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52675 份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1-01-23
浏览次数: 2471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详细说明

大公报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
  大公报-报刊历史

  早期
  大公报创刊号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其创办人是英敛之(同时也是辅仁大学倡议者之一,属清末保皇党)。英敛之在创刊号上发表《<大公报>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一名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以敢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著称,成为华北地区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
  创刊时的大公报一直是书册式,一个整版直排,分上下两栏,栏之间留一空白,每栏都加了边框,对折以后即可装订成册(右图所示)。
  入民国之后,英敛之无心主持报馆局面。1916年9月,由原股东之一的王郅隆购买《大公报》。1916年10月,王郅隆全面接收《大公报》后,聘请有过办报经历的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二十八岁的胡政之在和英敛之“面洽以后,入馆任事”。胡上任后主持报馆改革。1916年11月10日起,胡政之入馆一个月后,《大公报》由书册式改成了通栏式,将垂直的两栏改成四栏,以后又经过几次改革,改成六栏、八栏。在字号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各种字号大小间隔、搭配,改变了原来比较单调的状况,使版面变得错落有致。新文化运动期间,胡政之在主政时掌管言论,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1]。胡政之也在采访完巴黎和会后辞去经理职务。1923年9月王郅隆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丧生,安福系于次年垮台。难以为继的大公报于1925年11

大公报创刊号

月27日宣布停刊。
  新记大公报
    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是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人让它成为当时中国新闻界的翘楚。
  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三人拟定五项原则:
  资金由吴鼎昌一人筹措,不向任何方面募款。 
  三人专心办报,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有奉给的公职。 
  胡政之、张季鸾二人以劳力入股,每届年终,由报馆送于相当股额之股票。 
  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 
  由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商榷意见,决定主张,轮流执笔。最后张季鸾负责修正,三人意见不同时,以多数决定,三人意见各不同时,以张季鸾为准。
  在9月1日复刊号发表的《本社同人之旨趣》中,提出了著名的四不社训:“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大公报续刊时发行量不足2000,到1927年5月涨至6000余,同期广告收入由每月200余元增至1000余,营业结算由每月亏损4000余转为收支平衡。5年后达到5万份,1936年突破10万份,成为全国一流的新闻纸和舆论中心。
  1928年东北易帜、1930年中原大战后期张学良通电全国拥蒋入关两大新闻,皆为《大公报》独家发布。
  1935年12月,吴鼎昌出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辞去社长一职。鉴于京津局势紧张,《大公报》开始向南发展,1936年4月1日,《大公报》落户上海望平街,创办上海版。津沪版同时发行,《大公报》正式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
  抗战中大放异彩的《大公报》
   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
  张季鸾率曹谷冰、王芸生等相继创办汉口版(1937.9.18—1938.10.17)和重庆版(1938.12.1—1952.8.4),胡政之率金诚夫、徐铸成等先后创办《大公报》香港版(1938.8.13—1941.12.13)和桂林版(1941.3.15—1944.9.12)。抗战期间,《大公报》辗转迁徙,财产损失严重,但由于经营管理得法,报馆依旧获得长足发展,渝版、港版、桂版一度同时发行,在规模和舆论影响力上,国内报纸难望其项背。
  1941年4月,《大公报》收到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来函,被认为是“《大公报》刊行悠久,代表中国报纸。”“在中国遭遇国内外严重局势之长时期中,《大公报》对于国内新闻与国际之报道,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于国内舆论者至巨。”“《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获得最佳报纸称号(密苏里新闻学院奖是新闻界内很高的荣誉,先前亚洲只有日本的《朝日新闻》和印度的《时报》得到过这个殊荣)。当日重庆新闻界隆重集会,以示庆贺;《大公报》发表《本社同人的声明》,概括《大公报》的成功经验为“文人论政”和“商业经营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更多..同企业产品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黔ICP备13001432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86507548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天会展城互联网金融特区大厦15楼 投诉咨询:13984889618
版权所有:贵州万企联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1
黔ICP备13001432号-4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