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万盟汇乐器批发中心

贵阳乐器|贵阳乐器批发|乐器资料|贵阳吉它|贵阳古筝|贵阳二胡|贵阳琵琶|贵阳笛子|贵阳架子鼓|贵阳舞蹈用品批发|贵阳板胡|贵阳电子琴|贵阳洞箫|贵阳小提琴|贵阳秦琴|贵阳葫芦丝|贵阳巴乌|贵阳月琴|贵阳口琴|贵阳京胡|贵阳中阮|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胡清友
  • 电话:0851-868580855
  • 邮件:gyyqpf@163.com
  • 手机:18984813488
  • 传真:0851-868580855
站内搜索
 
产品分类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南民族乐器急需行业规范
新闻中心
云南民族乐器急需行业规范
发布时间:2013-05-10        浏览次数:1488        返回列表

据中华乐器网报道,离开繁华的市中心,记者来到滇韵南声民族乐器厂坐落的西山区郑家河村。在清幽如流水的葫芦丝声中,该乐器厂的创始人,云南省民族乐器专业制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张军娓娓道来:“云南是发展少数民族乐器的沃土,但是目前这个行业还是存在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民族乐器制作,要怎样才能在市场中“弹奏”行业规范之音?

  民族乐器发展的沃土

  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据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情况显示和《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记载,云南的少数民族乐器有100多种,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性能多样、特色鲜明。经过这些年的挖掘和发展,现在云南已知的少数民族乐器已经发展到300多种了。不仅如此,云南民族乐器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在云南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中曾发掘出一个距今2500年左右的铜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铜鼓。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开发运用则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1980年初,在全省范围内,还曾开展过少数民族乐器采风学习活动。99世博会后,葫芦丝火爆走红,其普及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族乐器的韵味也吸引了众多的铁杆粉丝。

  在翠湖畔走一圈,发现这里俨然是个民族乐器俱乐部。吹葫芦丝的、弹三弦的、学竹笛的,各得其乐。老人、中青年、小朋友,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他们的职业更是包括了公务员、学生、老师、建筑工人、办公室文员、驾驶员……

  一位学吹埙的老师打趣说:“民族乐器的群众基础比你想象得要深厚得多。”张军分析,这是因为民族乐器本身就来自于少数民族的生活灵感,所以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欣赏、接受和学习。他自豪地说:“云南是少数民族乐器制作行业的发展沃土。”

  急需行业规范

  在这些发展优势背后,云南民族乐器制作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在张军看来,云南民族乐器制作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行业规范缺失的问题。民族乐器制作工艺的传承主要是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就我所知,目前云南还没有专门的乐器制作学习机构,高校里也没有乐器制作专业。”不只是云南,记者随机查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专业设置,只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找到乐器制作专业。然而,这个行业需要专业人才。“一个专业的乐器制作者必须要对音乐本身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同时还要有丰富的乐器理论知识以及高超的技艺。想干好这一行,必须得勤奋,还需要有点天分。”

  张军等人也曾经试图弥补乐器制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空白,但始终没有成功。

  “很多乐器制作者意识不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培训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短时间之内很难有收益;相关资格认定的缺失让情况更加糟糕。”民族乐器制作的市场门槛也不高,很难淘汰低层次的生产者。张军苦笑着调侃:“不少人纯粹为了生存。削三根竹子,凑在一个葫芦上面就敢当葫芦丝拿出去卖。哪还顾得上质量,先换碗米线再说吧。”在这种情况下,制定行业标准显得格外急迫。“我们并不是反对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但是我们需要让消费者知道什么是专业级别的、可用于演奏的乐器,什么样的乐器只适合装饰和玩耍。”他说,“单靠企业是不行的,我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扶持。”

  积极寻找突围之路

  近年来,我省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全力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2011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11%。“十二五”期间,我省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原来的2500万元增加到1亿元,文化事业建设费由45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并设立10亿元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张军表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市场、制定行业标准、加大在乐器专业制作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对民族乐器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民族乐器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缩影。配合着民族乐器的演奏,能够展示民族的服饰、歌舞、情感以及生产生活。而民族乐器作为一种工艺品,又能展示民族的图腾美、文字美、色彩美、线条美。民族乐器的推广是发展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政府的各项推广政策中,张军认为民族乐器进校园活动带来的效果可能最为直观。

  他说:“云南老年大学的葫芦丝课场场爆满,中小学里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除了政府扶持,张军自己也在为云南民族乐器制作行业的发展奔走努力。他创立的滇韵南声民族乐器厂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经销商。他本人在致力于民族乐器的发掘、改良和创新的同时,积极与业内人士合作,推动行业发展。2011年6月,张军与杨声、赵立德等云南业界的一批有识之士组建成立了云南民族乐器制造专业委员会。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填补了中国民族乐器制作的一个空白。

  他说:“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需要业界仁人志士去努力、奋斗。这也是历史赋予每个艺术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和使命。”